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图片新闻 >

一封来自陕西文博人的信


202001031543363695.png

 

亲爱的观众:

 

见字如面,见信如唔!

春种冬藏,回首2019,陕西文博人坚守着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的初心,担负起满足人民群众美好需求的使命,强基础,练内功,以期让您每一次在博物馆都有更美好的体验,更丰富的收获。一年来,我们的管理运营井然有序,保护研究科学规范,陈列展览推陈出新,教育活动如火如荼,文创产品星光熠熠……彼时,您可能在与秦俑军阵聊天,与半坡姑娘对话,也可能徜徉在古城与文物耳语,漫步在革命圣地与旧址谈心。此刻,一盏桔灯下,想和您聊聊我们2019的足迹和收获。体系是“根”。一年来,我们不断强基固本。


我们乘着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春风,以满足需求为先导,推动博物馆高品质均衡发展。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等省级重大文化项目,铜川、延安、榆林等市级博物馆建设稳步推进;城固、眉县等县级博物馆,旬邑西头村等社区博物馆建成开放,我们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博物馆构架不断完善。目前,全省已备案博物馆319座,平均每11.9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超4900万人次。

 

202001031543402342.png

 全省文物保护大会


202001031543413423.png

 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工


202001031543444222.png

 陕西考古博物馆效果图


202001031543452740.png

 正在建设中的铜川市博物馆


202001031543464314.png

 延安市博物馆效果图


202001031543493869.png

 城固县博物馆


202001031543508823.png

基础是“脉”。一年来,我们精心贯通脉络。

  

您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是否感受到,我们的票务系统更便捷了,讲解员更有亲和力了,展品展柜灯光更专业了,环境和服务更温馨了,卫生间更标准了,公众活动更丰富了,公共空间规划更合理了……这些,都离不开我们每一位文博人的全力以赴,从行政管理者到科研工作者,从库房保管员到讲解员,从安保人员到文物修复人员,每个人都立足自身岗位,立足做好服务,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充实而有料。全年,有50多家博物馆提升了服务设施,30多家博物馆新增了公共WiFi,10余家博物馆启动了文物预防性保护,2500多件馆藏文物得以科学修复,上万件文物得以健康评测,17000多件文物得到规范鉴定定级,博物馆各项基础工作有序发展。

 

202001031543545241.png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假期参观持续火爆

 

 

202001031543562486.png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西北局纪念馆的公共服务设施


202001031543587865.png 

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 欢歌大舞台


202001031544005054.png

 延安鲁艺旧址暨革命文艺家馆开馆

 

202001031544012076.png

英姿飒爽的安保人员


202001031544037710.png

展览是“枝”。一年来,我们努力开枝散叶。

 

我们用心策划了“巍乎盛景”“百年沧桑˙渭南记忆”等原创展览和“永远的长安”等国内交流展共824个,让您在更好地感受三秦大地的文化脉搏,体会岁月如歌。在普天同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齐心协力举办了200多场展览和活动,特别是,我们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广受关注。今年,我们两项展览分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精品奖和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202001031544066960.png

 

202001031544097198.png

 省文物局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与天久长”文物特展


202001031544119791.png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古代文明”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精品奖


202001031544146458.png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里的中国”展览


202001031544155519.png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文物交流中心)“秦始皇和兵马俑”展在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评选获奖

 

202001031544154427.png

 安康博物馆“时间去哪了”展览

使命是“魂”。一年来,我们精心培育支撑。

 

 我们持续推进25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围绕一个传承主题,策划一系列原创展览,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设计一系列研学课程、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编写一套主题教材,建立一个优秀品牌”的格局。一年来,他们用351个展览、1600多场体验活动、163种研学课程、39本特色教材、792种文创产品的开发,给大伙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新挂牌了17家社区博物馆,延续文化基因,助力乡村振兴。当您身处安康汉滨区鲁家村、渭南华州区张桥村,不妨去看看那儿的社区博物馆,虽说面积不算大、藏品不算精,但视觉冲击力却不小。在里面,您能找到父辈或者自己以往的岁月留痕,能唤起自己心中那一抹乡愁和记忆。

 

202001031544168663.png

 

202001031544168653.png

 西安博物院博物馆之夜活动


202001031544172643.png

 咸阳西头村农村社区博物馆

 

202001031544197185.png

 博物馆之夜


202001031544208499.png

 第二批社区博物馆挂牌


202001031544214503.png

 华州区张桥村社区博物馆

 弘扬是“叶”。一年来,我们枝繁叶茂。


我们以“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为努力方向,致力让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我们精心策划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等活动2800余场次,让博物馆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如果您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期间参观博物馆 ,一定能体验到我们的精彩活动。今年,我们的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也首次走出西安,走进渭南,当天的“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上线、优秀教育案例展示、免费文物鉴定咨询服务等活动反响热烈。当然,我们也在不断思考总结,将感性的工作成效凝练成理性的理论研究,将全省42个博物馆优秀教育案例编辑出版成书,总结推广成果。编制的《陕西博物馆研学旅游规范》让青少年在博物馆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202001031544224146.png

 

202001031544232498.png

 

202001031544241457.png

202001031544252595.png

202001031544262948.png

202001031544272848.png

 

202001031551076269.png

 

202001031551217160.png


202001031552092971.png


202001031552379141.png

 创新是“果”。一年来,我们硕果累累。

 

我们与互联网、金融、餐饮、交通等跨界合作,建平台、出产品、树典范,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维度。您在西安的必胜客、奈雪的茶、“陕拾叁”用餐时,都能看到文物及其创意元素。我们也用众筹的方式,让像您这样的文物爱好者参与到文化创意工作中来。我们与西安交响乐团合作,首次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了“奇迹之夜”交响音乐会,文明如水,当时空交错,琴弦牵引,随乐入秦,文化遗产与音乐完美融合。我们借力新技术在文物展示利用方面的应用,通过“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线上、线下体验中心的建立,“智游陕西”电子讲解服务APP的开发,让您随时随地可体验活动、观赏文物。对了,我们的“第二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启动了,欢迎您踊跃参与,积极投稿。


202001031553036261.png

202001031553233421.png

兵马俑”奇迹之夜“音乐会


202001031553563936.png

 省文物局与工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001031554213674.png

  陕西文物与工商的深度合作


202001031554363146.png

 具有陕西历史文化特色的必胜客店在西安开业


202001031554547518.png

陕西历史博物馆“花舞大唐”的时尚大秀

 

202001031555173699.png

 “唐妞”与奈雪的茶融合


202001031555331797.png

“皇后玉玺”公交卡

融合是“花”。一年来,我们百花齐放

 

我们依托5家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和与8所高校共建的“陕西省文物科技保护创新联盟”,强化科技支撑能力。“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局重点科研基地”在宁夏、甘肃设了工作站,在兵马俑组织的《考古现场脆弱性文物临时固型提取及其保护技术》斩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五省(区)联合成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建数据库收录1247名传统工匠数据,并在华山脚下,西岳庙前,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技能竞赛”,培养了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弘扬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02001031555581463.png

 

202001031556095757.png

 

202001031556332058.png

 

202001031556486595.png

 “互联网+文物教育”线下体验中心


202001031557013458.png

纸短情长,道不尽心意


     回眸而望,这一年,有了您的关心、喜爱和参与,我们的博物馆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新的一年,我们会继续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去创新,去合作,去共享,去提升,为您提供更为精细、精致、精心的服务。我们也期待收到您对我们博物馆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202001031557198195.png

 

202001031557402428.png

 


敬颂冬绥
全体陕西文博工作者 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