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双减”之后,打卡周边博物馆成为“亲子游”最佳选择。如何让博物馆成为孩子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陕西文博单位释放潜能,举办教育活动、走进校园,“文教融合”涵养青少年文化自信 。
01
立德启智,以文化人
11月14日,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党支部、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小学党支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第二党支部在汉阳陵联合开展“文教融合促‘双减’ 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指出,联合开展这次活动既是省文物局机关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把好事办实,将党建与业务相结合的重要举措,也是文物教育部门“互联互通 共建共享”的有益实践。
要充分利用我省优秀文物资源和教育资源,加强馆校合作,运用系统化思维、多样化手段、标准化研究、常态化机制,实现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立德启智,以文化人。2021年5月,陕西省教育厅、省文物局制定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案”,提出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对青少年的教育也是促进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02
博悟·搏艺
2021年11月12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小学联合打造的“博悟·搏艺——汉代体育运动双师课堂”系列博物馆课程第二课“举重”如期开课。课堂采取5G直播的形式,实现三地连线,让来自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大李小学、陕西省山阳县城区第三小学的数百名乡村学生与西安碑林区南门小学学生同步在线学习课程、参与互动。
(图片来源: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本次课堂将小学课本《音乐》中“三个和尚”的音乐鉴赏课与举重运动进行整合,在体育中融入音乐元素。音乐环节中,学生们通过“三个和尚”的故事,回顾聆听过的民乐合奏,并用木鱼、三角铁等乐器结合僧人们“挑”、“抬”的节奏进行现场创编,感受节奏在运动中的重要性,感悟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
(图片来源: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举重环节通过观看视频《汉代体育运动之举重》和演绎话剧《霸王举鼎》的方式,结合线上线下问答、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让学生们了解举重的基本动作、举重项目的起源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过程。
(2021年10月6日,来自西安的37位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参加“访帝陵世界 观古今中国”教育活动。图片来源: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2020年8月21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展了“科学少年碑林行”研学教育活动。此次研学教育活动,是碑林博物馆在研学教育课程开发中的一次创新与尝试。首次采用科技老师与教育员双师教学的模式,结合馆藏文物进行深入挖掘与探讨,将碑刻与古代传统科技相结合,通过小同学们的亲身体验、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敏锐观察力和无限创造力。
(图片来源:碑林博物馆)
03
孩子们直呼“太有趣了”
让博物馆特色课程不断焕发新的光彩,萌发新的生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贯彻让博物馆“走出去”,让文物“活起来”。秦陵博物院社教部通过网络平台,推出了“秦俑百问微讲堂”“欢乐博物馆微教室”等教育项目,在线上分享秦俑、秦文化知识。社教部于2020年7月17日在文物陈列厅门厅探索性开展了教育活动“欢乐博物馆教室”之“我是文物修复师——学修兵马俑”活动,吸引了很多亲子家庭的积极参与。
(图片来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我今天不但看到了美丽的大明宫,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泾阳县明日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牛肖雅开心地说。2021年9月25日上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联合明日实验小学,在园区举办“大唐卫士·大明宫金吾卫训练营”活动,孩子们直呼“太有趣了!”
(图片来源:西安新闻网)
在2021年六一儿童节当天,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考古探索中心·大明宫书院举办了“神笔小马良”绘出最美唐宫殿活动,小学生们用笔画下他们看到的场景。
(图片来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坐落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御道广场西侧的考古探索中心更是一个考古学科普教育的专业场所。展厅内以实际的考古工作为参照,向人们生动展示了如何分析地层、什么是探方、洛阳铲的介绍与使用等知识。还可以亲手制作拓片或陶艺品,感受古人的DIY智慧!
(图片来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04
革命文物开学第一课
博物馆与学校通过开展教育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学习机会,为开展校外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搭建了良好平台。
(资料照片:杨家沟)
2021年9月份开学之初,陕西省文物局创新革命文物与大中小学生教育结合的方式方法,联合省委教育工委成立“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与省教育厅联合举办全省“革命文物开学第一课”,联合共青团陕西省委等9家单位举办“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大赛,革命文物作为党史学习教育载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05
“文教融合”增强人文底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1年5月1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考通天下·现古于今”公众考古教育活动,该馆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们在博物馆了解考古、走进考古、学习考古小知识的同时利用考古盲盒体验考古发掘乐趣,让孩子们从好奇中来、到敬畏中去,57组家庭的114名学生和家长参与了活动。
(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2021年10月15日,西安半坡博物馆教育人员携品牌教育活动“新石器学堂”走进西北大学附属小学,教育人员结合多种实物道具,介绍了典型文物,并解读了半坡文化,而半坡姑娘一出场获得了同学们的欢呼喝彩,“尖底瓶打水”、“钻木取火”“原始服装秀”多种体验活动再现了一副史前人类的生活图景。
(图片来源:西安半坡博物馆)
(图片来源:西安半坡博物馆)
东厅门小学带领学生走进西安半坡博物馆,通过参与陶器钻孔、钻木取火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小雁塔小学联合西安博物院为学生带来切合节日主题的传统文化“道德讲堂”活动,让学生了解博物馆知识,传承历史文化。
(图片来源:小雁塔小学)
2016年9月3日,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对于学生这些方面素质的培养,博物馆教育可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的数字博物馆,依托全省馆藏文物数据库资料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相关平台建设,依托全省馆藏文物数据库信息和集观赏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数字博物馆,满足家长学生足不出户学习文物知识。
(陕西数字博物馆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