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概述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2021是极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陕西省文物局的领导下,“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克服疫情影响,开展了平台建设和系列教育宣传工作。2022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愿国泰民安!秦威扫疫情!长安必常安!
一、这一年平台支持了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2021年2月启动,5月24日决赛落幕。延安革命纪念馆的白婷、中国博物馆协会西安培训中心(西安半坡博物馆)的王艺颖荣获一等奖(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张艳、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的马洁荣获三等奖。
在省文物局的指导下,“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在初赛、半决赛、决赛等各个阶段,全程为陕西赛区选手提供视频拍摄等技术支持,为选手参赛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二、这一年平台参展了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
2021年5月11日~13日,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举办。本届丝博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主题。“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受邀参展,通过VR/AR 技术,提供文物全息欣赏、虚拟触摸和历史事件沉浸式体验,展示原创文博IP与文创产品,让大众直观感知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三、这一年平台参加了“5·18国际博物馆日”陕西主场活动
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国际博物馆日陕西主会场设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平台为此次活动制作了主题宣传片。宣传片以“恢复与重塑”为主题,从一家三代人与文物的故事切入,以小见大,将陕西文物工作的亮点和成果进行了集中呈现。
此外,平台在活动现场参加了外场文创产品展示活动。
四、这一年平台承办了第三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
6月12日,以“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第三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物局和陕西移动主办,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和“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承办。
本届大赛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鼓励各类参赛者充分挖掘陕西丰富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资源,围绕建党百年、红色记忆、黄河文化和全运会等,创作动漫、游戏、短视频、表情、AR/VR和文创产品,讲述文物凝结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传承中华文明的故事。
五、这一年平台参展了中国西安国际科学技术产业博览会
7月9日~11日,第15届中国西安国际科学技术产业博览会暨硬科技产业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受邀在西安展台精彩亮相,集中展示了文物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高新技术融合发展的文博创新产品,观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还通过参与互动,了解文化科技融合的新业态。
六、这一年平台推出了“人文陕西 全民全运”——陕西体育文物导赏
9月15日至27日,第十四届运动会期间,在省文物局指导下,“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与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联合推出“人文陕西 全民全运”——陕西体育文物导赏。
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代中国,在体育方面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展现出非凡的聪明才智。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充分体现在中国古代体育之中。 陕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先后有14个王朝在此建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目前,全省备案博物馆333座,国有可移动文物数量774万余件,这些馆藏文物与许多古代体育有关。
七、这一年平台支持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推出了体育历史文化系列视频
为传播体育文化,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期间,“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支持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推出系列汉代体育文化宣传,发挥博物馆文物资源深度挖掘汉文化中的体育文化元素,积极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树立陕西文博IP新形象,传播陕西历史文化知识,讲述陕西文物故事。
9月17日,“传播体育文化,共襄全运盛会”汉代体育运动系列视频在西安市3000辆公交车的6000余块电子屏上循环播出,通过向乘客传播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知识,为十四运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八、这一年平台助力全国首套汉代体育主题学生公交卡发布
9月18日,在省文物局的指导下,“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助力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西安长安通支付有限责任公司联名推出“长安通·学生卡”正式发布,该卡可用于西安各条公交、地铁线路。
此套体育文化数字公交卡以汉阳陵代表性景观为背景,以汉代体育运动射箭、蹴鞠IP形象为元素,包括男生射箭和女生蹴鞠两款,是全国首个以汉代体育为主题的文化数字学生公交卡。该卡将以二维码链接“汉代体育运动系列视频”,通过科技和创意使汉代体育文化突破空间限制进行广泛传播。用户通过手机扫描卡面的二维码就可以观看射箭、蹴鞠、投壶、击剑、角抵、举重6个汉代体育运动解说视频。
九、这一年平台协助开发的汉阳陵IP形象助力十四运
9月19日,“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协助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设计的汉代文物卡通IP形象“阳阳”“姗姗”公布。这套IP形象已应用于长安通公交卡和汉阳陵“汉代体育运动”系列文创产品宣传中,助力西安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阳阳”以汉阳陵出土的武士俑为原型,以汉阳陵的“阳”为名,用汉代体育运动中射箭、角抵、举重和击剑体现汉代“崇勇尚武”的时代精神。“姗姗”以汉阳陵出土的塑衣式彩绘拱手跽坐女俑为原型,以《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中记载的:“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中出现的“姗姗来迟”一词命名,通过对2000年前蹴鞠、投壶、导引这3个汉代体育运动的展示,传达“古今传承”“全民运动”的社会风气。
十、这一年平台参展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9月16日~20日,“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赴深圳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本届文博会陕西馆围绕“中华根脉、文化陕西”主题,“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通过AR/VR技术带来全新的文物多媒体体验,生动的向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展示了文化陕西的魅力。
展台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体验,受到了领导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莅临展台视察。
十一、这一年平台参展了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
10月16日至18日,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受邀在陕西馆精彩亮相,为到馆观众提供VR数字体验,深刻感受陕西文物魅力。展会期间,陕西馆人气火爆,吸引了大批群众驻足参观。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副局长赵秀玲、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一行到访陕西馆参观,给予高度评价。
十二、这一年平台技术支持了博物馆教育课程5G直播活动
10月22日,在“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的技术支持下,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小学合作开启“博悟·搏艺——汉代体育运动双师课堂”系列课程,这是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首次开展博物馆教育课程5G直播活动。
该系列课堂通过视频演示方式,以线上线下问答、讨论和PK赛等多种形式,将汉代体育运动和学校的体育课程进行整合,为学生原有的体育课堂加入了新的元素,在保留体育课程教学原理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课程借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5G直播的途径让来自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大李小学、陕西省山阳县城区第三小学的数百名乡村学生与西安碑林区南门小学学生同步在线学习课程、参与互动。
该系列课程是落实“双减”政策,配合学校5+2课后服务而开设的特色博物馆课程,此项活动在使博物馆教育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的同时,利用5G网络使博物馆教育资源突破地理时空限制,让远离博物馆的乡村学校和学生共享博物馆教育资源,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的实际举措。
十三、这一年平台技术支持了“汉风学堂”系列活动
12月下旬,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在这个全民居家的特殊时期,“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技术支持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推出“汉风学堂”系列线上活动,为大家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带来汉文化的饕餮盛宴。
总结与展望
2021年,“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在省文物局的领导下,依托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不断充实平台教育内容。以文物惠民、智力扶贫为抓手,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进乡村”教育活动50多场,浏览量达到416万人/次,充分发挥文物在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2022年,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