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图片新闻 >

“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荣获 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竞赛一等奖

1月23日,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表彰了2018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竞赛获奖项目。省文物局、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移动和新昆公司联合申报的《探索文物展示新方式——全国首个“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项目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竞赛一等奖。

“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以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依托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一、这是全国范围内建设的第一个“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已入选国家文物局2018年度“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库;

二、创新传播体系,整合网络终端资源,打造全国首个从“云端”到“终端”,电视、电脑和手机“三屏互动”的文物全媒体传播体系。通过陕西移动互联网电视平台,让优秀的历史文化数字内容走进数千所学校(社区)和数百万家庭,使博物馆优质的教育资源突破地理时空的限制,实现高度的资源共享与流通;

三、创新机制模式,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的方式和思路,有效发挥社会资本、社会力量的作用。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全省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整合博物馆和社会力量开发数字化、网络化的文物教育课程;

四、创新内容形式,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等优势,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开发数字化、网络化的文物教育课程。利用动漫、游戏、VR/AR 技术虚拟历史场景等新形式、新技术,提供文物全息欣赏、虚拟触摸和历史事件沉浸式体验,直观感知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爱好;

五、开展智力扶贫进校园活动,“扶贫必扶智”,平台开展了系列“互联网+教育”——智力扶贫进校园活动,让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互联网共享先进、丰富的教育资源,接受优质的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文化素养。

“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自2018年5月18日启动以来,省文物局整合全省文物资源,联合陕西移动、新昆公司等单位全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内容最多、覆盖最广的“文物网上大学堂”,平台已上线文物数字化教育内容1.45万条,终端用户达到301万户(人),日均活跃用户4.5万人。通过整合全省文物资源,开发了周、秦、汉、唐、革命文物等多个主题数字教育资源包,开展具有原创性的“互联网+文物教育”活动270场,历史文物知识普及率明显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建设是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见》的具体举措。2019年,平台将不断充实文物教育内容,以文物惠民、智力扶贫为抓手,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进乡村”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文物在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201902121350091553.png

201902121350442661.png

201902121351065399.png


201902121352099536.png

201902121352372435.png

20190212135304206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