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汉阳陵博物院闭馆期间网上弘扬传统文化

 

 

 

 

 

 

      1月24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因疫情闭馆,为发挥博物馆社会效益和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将优秀历史文化传承与抗击疫情紧密结合,在网上对博物馆文化课程进行系列化、分众化设计,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积极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并讲好阳陵故事。


      该院对公众微信号版面进行重新设计,加入“云展览”专栏,发布“帝国殷昌、齐美成康——汉阳陵精品文物展”“汉家衣裳——汉代服饰艺术再现展”“千年一叶——汉阳陵出土世界最早的茶叶展”“遗古珍彭——徐州汉代诸侯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共6个网上展览,其中举办4期“阳陵印记——汉阳陵文化遗珍篆刻艺术展”作品赏析的阅读量约5.1万人次。


      该院在公众微信号加入“微课堂”专栏,课程涉及汉阳陵馆藏文物和文化资源各个方面,既有馆藏文物介绍、相关历史故事、文物背后的科技文化,同时设计汉帝国与罗马帝国横向比较课程。课程形式多样,既有公众喜闻乐见的漫画、语音讲解、抖音,又通过互动答题和教学视频增加观众参与。在课程最后有“我们活动的提升需要您的积极建议”,邀请参与者在微信“留言板”互动留言,对问卷调查环节进行提升,设计学生和公众两个分众化问卷调查表,通过有奖填写形式增加问卷调查活动参与,为后期活动的提升收集数据基础。目前微课程阅读量累积达6万人次以上。


      微课堂发布第一阶段包括10期课程,对原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新设计,比如“画游汉阳陵”“不一样的陶俑”“我是小小考古家”“我们一起做运动”“有趣的纸”“衣冠上国”“文物成语故事”共7期课程,同时设计制作文物故事一分钟、文物中的黑科技课程;第二阶段开始尝试课程系列化设计,包括“大国工匠”“袅袅炊烟”“丝路物语”3个系列10期课程;第三阶段从3月2日起对课程进行分众化设计,加入在线问卷调查填写。先后推出针对公众的“汉阳陵与24节气”系列课程,针对小学生的“阳陵动物城”系列课程,针对中学生的“巍巍阙楼系列”课程和针对大学生的“汉代女子教育”课程。目前已完成课程推送26期,另有3期课程已于3月8日开始推送。


      根据不同受众的生理特点、知识储备等差异,对课程进行系列化和分众化设计,比如“汉阳陵与24节气”、画游阳陵等公众系列课堂以漫画形式介绍,文字量很少,满足现代人快速阅读习惯;“阳陵动物城”小学生系列加入相关成语链接,设计学生可以互动参与的简笔画,同时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语言通俗、知识量相对较少;“巍巍阙楼”中学生系列选取与网络热点游戏和动漫相关的“四神”主题,与中学生美术和历史课本相关的“瓦当”主题,同时加入互动问答题,吸引中学生注意;“丝路物语”大学生系列注重知识重新组合和横向对比,选取特定知识点,满足大学生对古代东西两大帝国基础知识了解的需要。


      该院发挥博物馆职能与“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推出抗击疫情文物表情包,以汉阳陵文物为原型设计“抗击疫情”文物表情包,助力疫情阻击战;表情包形象来源于汉阳陵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塑衣式彩绘跽坐拱手女俑”,内容包括“辛苦了、戴口罩、战胜疫情、不出门、勤洗手、不传谣、不吃野味”共16个表情,这是省内首个由博物馆出品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文物表情包。另外3次完成疫情主题教育和“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文物传递祝福接力活动。


      该院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自3月10日起到4月10日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借助互联网优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计以寻找文物背后的科技为主题,充分考虑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传统风俗习惯,介绍釉陶、封泥等文物背后的科技和汉代饮食文化,初步设计课程7期。按时发布“24节气与汉阳陵”微课堂之春分和清明活动,发布网上展览“巍乎盛景——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基本陈列”,持续做好“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文物传递祝福接力活动。       (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