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陕西3项考古成果候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月6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初评结果,共有20个考古项目成功入围终评。其中,陕西省的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等3个考古项目入围终评。


      1.  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2018年——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龙岗寺遗址管委会联合组队,对位于汉中市南郑区境内的疥疙洞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在27㎡的发掘面积中,发现人类活动面、石器加工点、火塘等遗迹,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其中,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片屑等,工具多见以石片为毛坯的中小型刮削器,其次为尖状器,属于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

      疥疙洞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具有典型的早期现代人特征,是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的早期现代人化石。遗址中发现的共生关系清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和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的石器,显示其制作和使用者应是生活在疥疙洞附近的早期现代人。而小石片石器工业是华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早期以来长期流行的,由中国本土直立人创造的石器工业,从直立人阶段到早期现代人阶段,中国石器的类型和制作技术并未发生明显的转变,这充分表明该地区的早期现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古老的人群。


202004071556326107.jpg

    
      2. 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南缘。目前考古工作者已经发现了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的石砌城垣,城内面积超过400万㎡,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史前城址,其中皇城台是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从2016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对皇城台的门址、东护墙北段上部和大台基三个区域进行发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玉器、骨器、陶器、石雕及纺织品残片。4000年前,这座石头城中的高等级贵族就居住在这座高台之上,并可能在这里从事宗教祭祀等活动。


      为了进一步准确确定皇城台的建造年代,北京大学教授吴小红与科研团队一起,从皇城台遗址的多个位置取了紝木、壁画草拌泥、骨、白灰面、木炭等82个样品,进行碳14年代测定。结果显示,皇城台建造和早期使用的年代在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1900年。


image

   
   3. 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秦陵陵园外城西侧勘探发现一处有规划的高等级陪葬墓区,从中发现古代墓葬20多座、灰坑120座、陶窑4座、古河床4条,发现14座墓葬陪葬坑。其中一座“中”字形墓葬距秦陵外城只有100多米,发掘人员推测,墓主与秦始皇关系非常密切。考古人员对位于秦陵陵园外城西侧约440米处的一号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铜器、编钟及半两、铜半两、金带钩、金骆驼、金属俑、铜驽机和玉剑珌等。


      考古人员表示,“出土的金骆驼是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单体金骆驼。出土器物不仅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秦代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秦陵陵西这批墓葬的考古勘探与发掘,有助于对秦代高等级贵族的丧葬制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关键性依据,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从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从封国走向帝国的考古资料证明。


image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

(以时代早晚为序)

      01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02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03 浙江义乌桥头遗址

      04 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

      05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06 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

      07 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

      08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09 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

      10 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11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

      12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13 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

      14 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

      15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

      16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17 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

      18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19 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

      20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