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公布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主办的“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全球征集活动获奖结果。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申报的“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项目分别荣获“十佳优秀推荐案例”和“入围案例”。
“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项目由秦陵博物院、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创建,以中国秦文化和秦陵博物院的文物数字资源为内容,根据美国多个中小学课程标准和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方法,依托美国史密森尼数字教育平台创建的线上教育项目,是中国博物馆与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在数字教育资源上的首次合作,被赞誉为世界遗产资源与当代数字教育创新结合的国际合作典范。
“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项目依托秦陵博物院丰富的文物资源,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寓教于乐、互动参与的模式,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秦代历史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
此次活动是从2021年5月发起国际征集,以全球示范性为核心标准,同时设立创新性、科技性、合作性、可持续性四项专业性标准,在世界范围内遴选出具有一定前瞻性和示范意义的遗产教育案例。聚焦世界遗产教育领域的跨界合作与模式创新,助力遗产地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活动期间,共有全球五大洲近百个遗产案例积极响应和参与。获奖案例代表了各个创新领域的成果,为共同探讨未来世界遗产教育发展提供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