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省委书记赵一德在西安会见了陕西省第八批“三秦楷模”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淑珍、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禚振西、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代表支部书记姜良彪,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蒿慧杰,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琳参加会见。
赵一德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三秦楷模”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他指出,“三秦楷模”是我省表彰重大先进典型的最高荣誉。长期以来,大家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时代精神和责任担当,是全省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希望大家珍惜荣誉、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先进事迹影响和带动更多人以奋斗托起梦想、用实干成就辉煌。
赵一德强调,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越是关键时期,越需要弘扬时代精神、凝聚奋斗力量。要广泛深入开展好向“三秦楷模”学习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勇于担当、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以良好精神状态干好本职工作,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陕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各级各部门要尊重爱护“三秦楷模”,全力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他们立足岗位成就事业创造良好条件。
据了解,禚振西自1961年西北大学毕业后,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1973至1976年、1984至1998年,受研究所党组织委派,先后两次到铜川主持耀州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历时19年。1993年禚振西担任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和耀州窑研究会名誉会长。1998年退休后,受耀州窑博物馆实聘,继续在耀州窑博物馆进行研究工作。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窑场,唐代创烧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后扩大到铜川境内的玉华、塔坡、立地坡、上店等地。在五代、宋、金的300多年中,耀州窑曾盛极一时,既是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又是宋代我国八大窑系中耀州窑系的代表和中心窑场。所烧瓷器“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产品既供御皇室,又畅销于国内广大市场,还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外销亚、非、欧广大世界市场,在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和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史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到明、清后,耀州窑除了陈炉窑场仍然炉火不熄继续烧造外,其他窑场均已停烧,并被掩埋在地下。如何让耀州窑重见天日、重现历史辉煌的任务,落到了新中国考古工作者的身上。
在扎根铜川的50年间,禚振西主持的耀州窑考古发掘与研究,是“七五”国家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先后发掘出30多处烧造区,发掘出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各时代窑炉和作坊200多座,出土200多万件(片)陶瓷标本。耀州窑遗址考古发掘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首届田野考古奖,被列入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陕西十大考古发现”。耀州窑遗址、陈炉耀州窑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主持编写出版了《唐代黄堡窑址》等10部专著,发表专业论文近200篇,先后荣获陕西省历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14次。1997年,禚振西获得英国东方古陶瓷学会“希尔金奖”,成为首位获奖的华人学者。(陕西日报 铜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