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史料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亦称为“端阳节”。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端午节恰好是我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两个重要的节日里,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了“葡萄花鸟满庭芳”活动。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佳节,这一天阖家团聚,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囊,教育员通过这件汉代的鎏金鎏银铜竹节熏炉,将古人识香、用香的历史娓娓道来。古人想要将香味随身携带,佩戴的这枚来自唐代的镂空折枝纹银香囊。这件香囊不仅花纹精美、造型精巧,还蕴含着精妙的科学原理。
教育员用示意图向大家解释了香囊的内部构造
大家通过《国家宝藏》栏目和动画视频,了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前世今生和科学原理。
同学们一起在做实验
教育员利用教具向同学们展示了香囊蕴含的,卡尔达诺悬体的奥妙。随后,同学们展开了一场识香大比拼,加深了大家对香料的认识。
教育员向大家展示香囊的做法,家长和孩子一起合作,手工缝制属于自己的香囊。
传统的节日,延续着古老的风俗,以一缕艾香承载着美好的祝福,祝大家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