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感知历史、体验传统文化,西安博物院乐知学堂特在7月开展了一系列“暑假‘趣’看博物馆”主题活动。一场考验脑力/创造力/合作力的博物馆课堂。
活动一 制泥之趣
7月20日上午,来自伦敦孔子学院的46名学生走进西安博物院体验了一场“制泥之趣”主题活动。活动伊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先来到院内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小雁塔旁,并在这座古色古香的唐朝佛塔前都留了下珍贵的回忆。
漫步在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荐福寺内,时不时能听到阵阵悦耳的钟声,这便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敲钟祈福,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一,了解了敲钟的含义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希望以后可以好运连连。
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
在博物馆中,讲解员又对展厅内建筑构件进行了讲解,但大家对于方寸之间的凝练,还需要亲身体验才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在这里,讲解员不仅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讲座,还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套“瓦当”材料包,他们通过亲手制作四神瓦当,对中国古代建筑材料及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
活动二
彬彬有礼中国人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博物馆更应以历史为经,以文化为维,传承汉民族之礼,汉文化之美。7月20日下午,乐知学堂开展了一场“彬彬有礼中国人”主题活动,由讲解员带领孩子们一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可爱的讲解员给孩子们画唐妆贴花钿,换汉服。
孩子们通过主题参观不仅了解了以前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还学了许多英文单词。
着汉服、习礼仪,实实在在、地地道道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一次原汁原味的汉服之美以及中华礼仪的魅力。
活动三
我来守护长安城
《长安十二时辰》热播,让古都西安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守护长安”是《长安十二时辰》整部剧的核心所在。那么,真实的历史中,长安到底如何布局,又是如何进行治安维护。7月21日上午,西安博物院乐知学堂特策划开展了“我来守护长安城”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讲解员的指导与帮助下,亲手制作了一本属于自己的长安與图线装书。
跟随讲解员来到了展厅参观唐长安城模型,利用互联网+手段为孩子们介绍长安城内的坊市趣闻。
扮上唐装,角色扮演参与到“我来守护长安城”互动游戏中。情景带入授予他们小护卫身份,并对他们进行抽签分组。游戏元素引入当下最时兴的垃圾分类,抽取完属于自己的队伍颜色:灰色、蓝色或绿色后确定好队伍,孩子就变身成了长安城小护卫。
通过一个接一个的掷骰子,让棋子慢慢在地图上游走,小护卫们为了防止长安城被破坏,守护今日美丽的西安城,使尽浑身解数,互相帮助。
薇心玉露练香泥
人们对香的喜好犹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是与生俱来的天性。缭绕的袅袅香气之中,有一种可佩戴把玩的芳香妙物——香牌,向来为人们所喜爱。7月21日下午,西安博物院乐知学堂特举办“薇心玉露练香泥”——香文化活动,让大家一起以巧手制作心仪的香牌,切身感受香文化的古雅情怀。
识香粉、和香泥,一边做一边品闻着鼻间淡淡的清香,一瞬间大厅里弥漫着中草药沁人心脾的芬芳。在清新淡雅的香气中做一枚香牌,或是招财进宝的葫芦形香牌,或是吉祥的如意形香牌,制作过程妙趣横生。
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的魂,尽管处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但文化依旧是大家共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