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课程 >

西安博物院 古代的“防疫用品”

预防措施——熏香


202003251800208811.png


《黄帝内经》提到,抗御“疫疬”入侵的同时很重要的是“避其毒气”,“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那时人们认为“疫疬”是一种带有毒性的气,当人呼吸时毒气就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古人驱疫辟秽常采用熏香的方式。通过吸入香气预防、治疗疾病。常见的香料有陈艾、苍术、白芷等。最具特色的就是每年端午节前后,人们会用艾草、苍术“辟疫邪”的习俗,或用苍术熏屋,或用苍术和辛夷、薄荷、香茅、紫苏、细辛、云香草等多种芳香性药物做成香袋、香囊挂于室内、佩待在身上,达到辟疫驱邪的功效。

 

在敦煌石窟壁画中保存着一幅“殷人洒扫火燎防疫图”,描述了殷商时代以火燎、烟薰方法来杀虫、防疫的情景。


《周礼·秋官》中记载有使用莽草、嘉草等烧熏驱蛊防病的方法,“除毒盅,以嘉草攻之”;“除蠹物,以莽草熏之,凡庶蛊之事”。秦时,凡入城市者,其车乘和马具都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瘟疫记录最多的时期。《博物志》中特别讲到有一次长安大疫,宫中皆疫病,汉武帝焚烧弱水西国所贡香丸一枚“以辟疫气”、“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月余日,香由不歇”。

202003251800386901.png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其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就详细论述了多种传染性疾病在不同时期的各种治疗方法,熏香便是其中的一种防抗和辅助疗法。使用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组方,可以达到预防呼吸道疾病以及治疗其他疾病的目的。两三千年来,无论是在宫廷生活还是百姓生活中,熏香成了在各种史料和医药典集中最为常见有效的驱瘟防疫方法。

 

熏炉是中国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


熏香炉也叫香熏或者香炉,最初采用青铜为材料,从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宋代出现了瓷制的博山炉,但是它不耐熏香时产生的高温,很快就变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自此以后出现的玉质香炉、翡翠香炉等,都成为一种用来陈设或者把玩的工艺品。


202003251800589248.png


【西汉梁山宫元凤五年熏炉】豆形熏,盖面留有十条长孔,方便出香。腹与盖各刻隶书,铭文读为:“梁山宫元凤五年造,梁山宫熏炉并重两斤半元凤五年造。”


202003251801208017.png


202003251802065594.png

鸿雁形熏炉  西安博物院藏

 

 

先秦时,人们多是将一些带有特殊气味或芳香味的植物直接放在熏炉内焚烧,利用焚烧时的烟气来驱逐蚊蝇或是净化室内空气,去除浊气,以达到除潮祛湿、强身健体的功效。西汉时,凿通西域,外来香料大盛,由于香料品种的增多,人们更加关注对不同香料的利用与处理,从贵族到平民,无不喜香、 用香。随着用香之风的盛行,使用熏炉变得更为流行,形制上更加多种多样,制作也更为精良。


古代社会生活中,熏香并不仅是文人居家养生、陶冶情操的物品,它还具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劳以及驱散蚊虫、疫气等作用。

 

隔离措施——戴口罩

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后,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居家隔离、戴口罩。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口罩的发展历史。

在公元前六世纪,波斯人信仰的琐罗亚斯德教(祆教)中就出现了类似口罩的东西。



202003251802261647.png

202003251802477245.png

202003251810031919.png


上面这件文物是馆藏于西安博物院的史君墓石椁,出土于西安未央区井上村。墓主人为北周时的粟特人,史君。石椁整体为歇山顶殿堂式建筑,外部以浮雕彩绘贴金图像做装饰,内容十分丰富 ,涉及祆教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题材 。

 

202003251810269384.png 

史君墓石椁(局部)  西安博物院藏


在正面窗户的下方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一位人首鸟身的祭司形象,他正看着眼前熊熊燃烧的火焰。祭司的嘴上就有类似口罩的东西。在琐罗亚斯德教中,它把世上万物分为善恶两面,有阴阳二神司之,阳神代表光明,阴神代表黑暗,火是阳神的象征,因而拜火。在这种宗教崇拜中,仪式的纯洁性至关重要,特别是火。这里祭司戴口罩的作用就是防止自己的头发、胡须或说话时唾液溅出污染到圣火。到现在为止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在举行仪式靠近圣火时也还是要带类似口罩的白布,防止污染。


古时,类似口罩的东西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遮挡自己的面容。相信大家看过的众多影视作品中,盗贼都要用一块黑布把自己的脸包起来,这样就不会被认出了。这种行为影响到现在也使蒙面的艺术形象与盗贼、刺客、杀手等联系在一起。

 

到了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在中国宫廷,在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就记载了“有许多侍从在皇帝和皇后周围伺候和料理饮食,这些人都用精美的面纱或绸巾遮住口鼻,防止他们呼出的气息,触及皇帝和皇后的食物。”这些蒙口鼻的绸巾,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而在欧洲,早年医疗产业被巫师所把持,真正的医生势单力薄。瘟疫盛行时,医生四处奔走救治病人,控制疫情。巫婆神汉们觉得医生抢了自己的生意,不断地对他们进行追打。医生只好用纱布遮住面部,让巫师认不出,以防遭到报复。

很明显,最早这些类似口罩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用来预防疾病的。


真正的医用口罩的雏形是欧洲中世纪应对黑死病时使用的鸟嘴面具。这种面具遮盖整个脸,头上有尖顶或者高顶大檐帽,眼部有镜片,鸟喙里塞满香料,用来防毒。医生们佩戴鸟嘴面具、手套、皮鞋、长裤、长袍、木棍,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202003251811179973.png


大沿帽可以防止病人离脸过近,同时也是当时医生的身份标识,类似今天的厨师帽。帆布或皮头套上面镶上红色玻璃镜片,防止病人飞溅的口水喷到脸上,红色玻璃在当时被认为可以隔绝邪恶。口鼻部用皮做成鸟嘴形,鸟嘴下方开小孔帮助呼吸,鸟嘴内部是装了香料和草药的布袋,布袋上有时还洒香水,用来隔绝有毒空气并减少闻到的异味。披肩和长袍都是过蜡的亚麻布或帆布制成,有时也有全用皮制的,上面打蜡,蜡在当时被认为是可靠的表面密封材料,用来保护身体。长袍里面是皮裤,同样打蜡。手套和鞋也都是皮制,手腕和脚腕处可以用绑带扎紧。手里的木棍用来对病人进行检查,医生自己是不会用手直接接触病人的。


19世纪60年代,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用鹅颈瓶所做的实验,有力的证明了空气中有细菌存在,同时也发现了容易引起人与动物感染各类疾病的病原菌。


202003251811453231.png


他把肉汤灌进两个烧瓶里,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竖直朝上;而第二个烧瓶,瓶颈弯曲成天鹅颈一样的曲颈瓶。然后把肉汤煮沸、冷却。两个瓶子都没有用塞子塞住瓶口,而是敞开着,外界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与肉汤表面接触。他将两个烧瓶放置一边。过了三天,第一个烧瓶里就出现了微生物,第二个烧瓶里却没有。他把第二个瓶子继续放下去: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直至四年后,曲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清澈透明,没有变质和产生微生物。


烧瓶中肉汤发生不同变化是因为:第一个烧瓶是顶端开口,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可以落入瓶颈直达液体,微生物在肉汤里得到充足的营养而生长繁殖,于是引起了肉汤的变质。第二个瓶颈虽然也与空气相通,但瓶颈拉长弯曲,空气中的微生物仅仅落在弯曲的瓶颈上,而不会落入肉汤中生长繁殖引起腐败变质。

 

在口罩应用于医学之前,无菌外科手术的规范中虽然已经要求用石炭酸消毒手术器械、外科医生得穿手术衣、戴手术帽和橡胶手套,但并没有使用口罩进行防护。医生手术时,常把自己口鼻腔中的细菌通过呼吸传染给患者,从而引起患者的术后伤口感染。



19世纪末,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发现了空气中传播病菌会使伤口感染,从而认为人们讲话中带菌唾液也会导致伤口恶化。于是他建议医生和护士在手术时,戴上一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此举果然有效,病人伤口感染率大为减少。从此,各国医生纷纷采纳莱德奇的建议。于是,医用口罩便在欧洲医学界逐渐流行和推广开来。

 

20世纪初,口罩成为大众生活必备品。1918-1919年间,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夺走了约5000万人的生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御病毒。

 

 1910年11月,一场肺鼠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中国,并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12月清政府急召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早年留学英国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的伍连德紧急赴哈尔滨调查处理鼠疫。在确认疫病可以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和飞沫传播后,伍连德决定将病人与健康人群进行隔离,并设计发明了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这种口罩简单易带,价格低廉,迅速被民众接受,后来被称为“伍氏口罩”。在采取正确的防疫措施之后,整个疫情局势很快被扭转了。

 

在载入史册的历次大流感中,口罩在预防和阻断病菌传播方面数度扮演重要角色。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之后,口罩成了中国人生活必需品。在这次的疫情中,口罩更是成了重要的抗疫资源。经过不断的宣传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口罩的分类,能更好的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