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课程 >

陕历博开展《盛世壁藏》系列壁画原创研学课程


身临其境初识墓葬壁画,身着唐装在唐墓壁画中学习唐朝服饰文化;亲手复原制作唐代美食“酥山”,了解传统饮食文化;在陕历博壁画修复保护基地中完成一幅壁画的设计与制作……7月19日-21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了《盛世壁藏》系列壁画研学夏令营,20位8-12岁的青少年通过一场生动有趣的探究之旅,拉近了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联系。

 

202207220926111385.png 

 

一场身临其境的研学活动 


19日,雨中的乾陵迎来了一群身披雨衣、手握纸笔、虚心向学的孩子,他们参观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以及乾陵,身临其境了解壁画的艺术形式及背后的唐代文明,形成对唐墓壁画的初步概念认知。

 

“为了使得壁画得到更加完善的保护,在墓葬考古发掘的过程中,会对壁画保存环境和状况进行评估,对于保存状况不好的壁画,专家们会采取揭取保护的方式,将壁画从墙壁上揭取下来搬运到专业的保护修复实验室中,再经过一系列严谨复杂的修复工作后才能考虑展出。”研学课程老师向孩子们介绍。

 

“壁画的种类有哪些?”“一幅壁画的制作过程,谁能跟老师再讲述一遍?”研学中,老师还会反复提问,帮助孩子们巩固学到的知识。

 

202207220927036995.jpg

 

20日,孩子们再次出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展中汲取文化养分。这里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画精品近600幅,达1000多平方米,是了解唐代历史及文化面貌生动的图像史料,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审美价值,而唐墓壁画背后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更为其赋予了深刻的科学价值和时代价值。

 

“唐墓壁画作为唐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内容包罗唐代社会方方面面,故事性较强,更容易孩子们与生活和学科进行对接,因此课程选用陕历博唐墓壁画为资源。”孩子们从壁画的内容场景了解唐朝的饮食文化,并从中体会唐代文明开放包容的特点,在大唐遗宝何家村展厅中开展寻宝游戏,通过纹饰、器型、工艺等线索了解唐代丝绸之路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壁画中唐朝男子腰间的腰带,都有哪些功能?这种配饰品,是古代男子圈于腰间的带子,它叫蹀躞带,也可以称之为‘功能性腰带’,大都是皮革材质。”研学老师声情并茂的向孩子授课:

 

《客史图》中,每个人的穿着发饰都不一样,大家看看他们都来自哪些国家?《狩猎出行图》中有几只动物,仔细找找金钱豹藏在哪里?

 

这样针对青少年喜好设计的提问,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随后,孩子们还前往陕历博“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习壁画的绘制、发现、揭取、保护、修复、展示等内容。

 

202207220927375989.jpg

 

“这样的研学活动好玩又有用,这几天通过亲眼所见,并进行尝试,我对古代壁画有了更多深入的了解,还拥有了一幅自己制作的壁画作品。如果没有修复师们的精心照料,这些珍藏的壁画都将消失,我们也无法获得关于古人生活的内容,文物保护真的太重要了。”来自大雁塔小学的钱晓森说。

 

一次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双减”政策落地后,大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这个大背景下,博物馆如何切实发挥教育职能,成为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成为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202207220928155715.png

 

“以珍藏数百幅唐墓壁画为载体,通过探索、体验、科研三维一体的立体教育形式,生动演绎大唐生活细节,全景再现盛唐画卷,带着孩子们一同穿越到千年前的盛世之中。”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部教育活动策划黄姣介绍开展这项研学活动的目的:为确保课程资源和形式贴合学校教育实际需求,陕历博决定以研学课程为突破口,通过与学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课程的形式,开发出既能体现陕历博博物馆特色,又能切实助力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需求的博物馆研学课程。

  

202207220928487695.png

 

今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以唐墓壁画为主题的原创研学课程《盛世壁藏》,由陕历博和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联合开发,内容涉及唐墓壁画的保护修复以及壁画内容的深度挖掘。

 

“陕历博的这一课程是免费的,而且从多个维度对标学校语文、历史、物理、化学等多种学科,引导孩子们了解文史知识、感受唐代文明,孩子表示很有收获,我们家长也很期待能有更多类似的优秀研学课程。”研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家长李先生告诉记者。

 

“目前,针对小学阶段的课程已经完成系统性实施。下一步,陕历博还将依据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素质教育要求,为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设计不同主题和探究形式的课程大纲,最终将构建覆盖全义务教育阶段的立体式、菜单式学习资源。”黄姣说。(西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