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凤鸟》教育项目是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冬簋为主题,诠释凤鸟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的原因。针对授课年段:五年级,授课时数:1 课时(40 分钟)。
实施过程:利用手影游戏,让学生模拟小鸟飞翔的的样子, 引发学生对鸟的飞翔的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解释说明主题与“鸟”有关,引出课程主题“飞翔的凤鸟”。通过讲解馆藏文物——冬簋,展现西周时期的凤鸟纹饰,并将其与晋侯鸟尊、三足铜鸟做以对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探究我国传统纹饰凤鸟的起源和发展。同时,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授课老师展示制作青铜凤鸟纹的陶范,让学生亲手触摸感受青铜器上的凤鸟纹饰,近距离观察凤鸟纹的精美华丽。结合在课堂所学内容,开展“画一画”竞赛游戏,让学生用笔勾勒出冬簋的形状,并在其上填画凤鸟纹,并为完成比赛的同学发放奖励,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准备剪纸材料,分组发放,指导学生分步骤进行剪纸活动,亲身体验凤鸟纹美感和内涵。
活动结束后,我们向学生、教师等群体发放了问卷调查,经调查发现,校方对我院此次开展的活动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希望我们能够在此基础上多多开展形式新颖的文博教育活动,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课堂文化生活,让他们了解并爱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